成人读经的要诀是: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熏习”而已。吾人现在之所以不能读古典,不能懂传统,过错不在我们笨,也不在我们不用功,而是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好好提供我们接触的机会,而且整个时代风气更势同大禁。所以自今起,人人要自求多福,冲破禁忌,自己重新读起。
首先选定一本书,只要觉得有价值,不管深不深,难不难,懂不懂,打开第一页,就开始读!首先只读原文即可,不必读注解,以免搅杂。
如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则答:含糊过去!
又问:遇到不懂的文句怎么办?
则又答:含糊过去
又问:连续几页都不懂怎么办?
则又答:一一含糊过去!
又问:这样一直含糊过去,有何功效?说是读经,岂不自欺欺人?
则又答:不仅不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大有功效!
朱熹教人读书之法,曾引用《礼记》上的话说:“读书如锯木头相似,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请你不要被那些屈佶屈而深奥的“盘根错节”的“节目”所拘绊而畏惧不前,因为纵使有90%不懂,应当还有10%是其中的“易者”,是可以懂得的。原来经典和一般知识性的书是不一样的,知识性的书是有机械结构的,前面懂,后面才能懂,整本书是连贯的。而经典,是智慧的发露,灵光遍洒在任一角落,不一定有连续性。前句不懂,后句不见得不懂。无论从前面懂起,或从中间懂起,甚至从后面懂回来,均无妨害。可知许多深刻而重要的观念都往往用浅易的语句表达呢!一本书读上一遍,行过宝山,随时掇取,多少必能有所收获。只要懂得其中10句20句,乃至两句一句,有所会心,便不枉费,此便是文化之根苗、教养之开端,或许此一句二句便可终身用之而不穷。
况且何必只读一遍,一个人开始读一部经典以后,可以读它第2遍第3遍,乃至8遍10遍……姑举读《易经》为例,《易经》全文24020个字,每日读30分钟,3天之内便可读完一遍,一个月便可读10遍,一个人若肯咬紧牙根,立志读它6个月,便可读上60遍,对此书必将渐次熟悉而生亲切之感。进一步可以用同一含糊之法看注解,半年之内亦可看10家8家,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而语文能力之浸润已在其中,文化心怀之涵养已在其中,一个本来对“经典”心怀恐惧的人,渐渐有兴趣去阅读有关的文章,渐渐能参与讨论,而渐渐在生命的各方面产生受用,这便是所谓的无师自通。如有幸能遇到名师指导,则预先有了受教的基础,其收获将更为确实。
此外,如有三五同好,筹组读书讨论会,亦可考虑以经典为读本。相观而善,效用更大。一般人都莫名其妙地有一种骄奢的心理,紧紧张张地一定要每句都懂才肯读,其实那种心理是错的,不能长进的。从今起,奉劝读者,要谦虚地承认自己不懂是正常的,不懂更应读,读多了就会懂。
朋友,你家里有“经书”吗?如果有,请你从尘封中取出来,拂掉灰尘,翻开第一页,从今开始读起吧!立志先读它半年再说!如果家里连一本“经书”都没有,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惭愧,赶快准备一本就是了,也可以从今天读起。荀子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要让我们的“经典天地”从今打开,在乎一念之间而已!
【本站推荐】
待更新……
本文作者:王财贵,转载自:《王财贵65文集》第一辑《新版读经教育说明手册》。如欲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哲学思想与教育理论,请关注本站,或购买正版《王财贵65文集》进行学习。
评论列表(1条)
[…] 请读者诸君耐心花上一个小时将本手册看完,并参与儿童读经之教育,则儿童甚幸,社会甚幸!如无充足时间,嫌理论部分太繁,亦可从实务部分看起(第4、6、7等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