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违背教育学原理吗?

善问者 读经原理 28

《人间福报》10月4日有《儿童读经,当心欲速则不达》的文章,请教王教授有何看法?(作者吴庆学,台中大学副教授。)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王财贵的头像
    王财贵
    王财贵,字季谦,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文礼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掌牧民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学会通中西文化,五十年体证接续儒家道统。继承并传续阳明“心学”,提出“格物致知”新解。以一元带动多元, 提出“全盘化西”。以孔孟理想、康德哲学及天台判教为宗,以高度的智慧,阐明教育之一目的三原则,构建圆融无碍的儿童读经教育。
    评论

    因尚未看到该报,故一时不能回应您。不知能否摘要贴上,亦利网上诸友之了解也。谢谢!

    1周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日期:  2004/10/07   发言人:  丁丁

    内文:

    儿童读经 当心 欲速则不达

    剥夺孩子自由阅读时间与精神 恐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耐心等待才是最高艺术

    2004。10。05

    日前贵报有二位读者投书,不约而同的提及儿童读经运动,言下之意是认同要儿童背诵古典经文的教育理念。其实,在教育上,有时候是“欲速则不达”,而耐心等待才是最高的艺术。

    可惜,当前台湾的教育流行的是:“愈早愈好”、“愈快愈好”、“愈多愈好”,这些教育理念其实是似是而非的。九月十八日“全国经典总会考”在台湾各地盛大举行,这是一项儿童读经的评鉴活动,会考项目包括中庸、论语、老子、庄子、易经、诗经等,参加者也有年仅三、四岁的幼儿;据估计,台湾目前约有一百万的学童读经。

    儿童读经真的好吗?其实,国内外许多专家并不赞成。林语堂说:“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也有此时可读,彼时不可读。……见解未到,必不可读;思想发育未到,亦不可读。孔子说五十可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

    全语文教育创始人古德曼教授则指出:“阅读是一尝试理解、建构意义的过程。”儿童读经运动完全违反了这项科学原理,其基本“理论”是:不懂没关系,先背下来再说。如果这不是填鸭,什么才是填鸭教育?

    要小朋友背诵超乎其理解能力的古典经文,是揠苗助长,违反自然,还剥夺了孩子自由阅读的时间与精神。而研究显示,自由阅读对语文能力成长大有裨益。前教育部长曾志朗则认为儿童读经排挤了孩子游戏的时光,而游戏本身就能自然地促进学习。儿童从读经班往往得到“老师叫我背,我就背,不需要理解。”的印象,这就是我们要教导孩子的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吗?

    请教师、家长细细思索,孔子为何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就可以研读易经了。”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的智慧与读书的艺术啊!

    吴庆学(台中/大学副教授)

    1周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日期:  2004/10/07   发言人:  丁丁

    主题:  《背经书》你小学背的记得多少?

    吴庆学/朝阳科技大学应用外语系副教授(台北市)【2002/12/03 联合报】

    “小二背老子道德经,背到大哭。”昨天联合报这篇报导,点出了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类的语文能力,到底是如何得到成长的?”

    当世界各地先进的科研成果,一致指出“理解”的重要性时,台湾却有人主张不懂没关系,先背下来,日后再反刍理解。

    不懂,就没有意义,自然快速遗忘,还有什么“日后”可言?只有当学习内容对学习者有意义、有趣,而且能够理解,所学的东西才能深入人类记忆的内层。请读者回想一下你的童年与小学,你还记得些什么?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是同样的结果啊!

    儿童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讲的就是循序渐进。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有其适当的学习内涵。要学生死背超乎其理解能力的古典经文,就是违反自然之道,就是揠苗助长,难怪一再有家长投书,不忍见到家中幼苗“背书背到哭”(我女儿也是其中一个)!

    作家黄明坚曾跟我分享她的求学经验:她一向不会背书,结果从小学时期起,就常因不会背,被老师罚站,因此不愿意上学,在床边哭,弄得妈妈也很为难。结果,学校教论语、背论语,她呢,却始终不喜欢论语。还好,她从小到大,学校从来没教过老子、庄子,结果老子、庄子成了她的最爱,还完成了白话老子、白话庄子二本着作。

    “不懂硬背,背到哭”这种现象,绝对不是个案。语文教育政策搞错了,小朋友的不快乐指数就会节节升高。语文教育政策搞对了,小朋友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1周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日期:  2004/10/07   发言人:  丁丁

    主题:  回复吴庆学先生

    内文:

    吴庆学先生好像很讨厌读经呢

    其实他不是讨厌

    是不了解

    吴先生是教应用外语的

    他重视”理解”是可以体会的

     

    他屡屡提及一个重点

    不懂,就没有意义,自然快速遗忘,还有什么“日后”可言?

     

    我想说一个我常说的小例子(也是听王财贵老师说的啦)

    每一个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

    第一次叫”妈妈”时(或mom等各国语言)

    其实他并不了解妈妈是一辈子关心他照顾他爱他的直系亲属

    不知道妈妈是给他卵子并用子宫培育他将近十个月

    不知道妈妈不一定是亲生的(可能是领养的啊)。。。。。。。

    甚至不知道妈妈是女的

    等等等诸如此类我们现在都”理解”的

    “妈妈”的意义

     

    他会叫”妈妈”纯粹是因为大家老在他面前妈妈长妈妈短的

    事实上他并不大”理解””妈妈”这个词汇的意思

    (至少你考试考不出来测不出他懂不懂嘛)

     

    可是

    有什么关系呢

    他渐渐长大

    每一年都有每一年他对”妈妈”这个词汇的体会

    年岁渐长

    他的体会就越深

     

    吴庆学先生重视理解是我所敬佩的

    因为他一再提醒人们不要盲目跟从

    要有自己谨慎的分析与思辨能力

     

    但是

    分析和思辩要以”全面的认识”为前提

    正如我不了解莎士比亚无法批判莎士比亚

    不了解圣经不可以随便批评基督教一样

     

    如果每个时代都不加了解就批评先前古人的智慧结晶

    (如生为中国人不读论语而想要批判中国文化

    不深入了解儿童读经而加以批评其无意义)

    不但人类的文化难以进步(不吸收前人智慧如何进步)

    还会危害世间呢(胡适就这样啊)

     

    更何况

    其实懂不懂很难讲

    你怎么确定小孩心中没有一种”默默然”的”懂”呢

     

    至于小孩读经读到哭的情况

    大概是老师太急切了

    请到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的

    教师读经教学园地

    我们近来正好有相关讨论呢

    1周前 0条评论
  • 王财贵的头像
    王财贵
    王财贵,字季谦,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文礼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掌牧民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学会通中西文化,五十年体证接续儒家道统。继承并传续阳明“心学”,提出“格物致知”新解。以一元带动多元, 提出“全盘化西”。以孔孟理想、康德哲学及天台判教为宗,以高度的智慧,阐明教育之一目的三原则,构建圆融无碍的儿童读经教育。
    评论

    我觉得本站的朋友常是很可嘉可爱的。比如九月二十八日,我提及一篇“说法第一的哲学大师牟宗三”的文章,温玉就立刻把它打了字贴出来,一共七千六百多字呢。

    现在大家想要看人间福报的报导,丁丁就去找了来,还又去寻同一个人去年在不同报纸的文章,一起打好贴上来。这是很费时的呀。真感谢了!

    有关读经合不合教育原理这种议题的讨论,首先我赞成丁丁的意思:只要是真的关心教育,就是值得敬佩的。我们不应为了见解的出入,而有所情绪反应。孔子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是也。

    但,如要说说实话,请对方(对读经有疑虑的所有的人)也不要情绪化。

    说真的,这些问题,远在五四运动时都已提出来过了,已是一种老掉牙的八股了。而针对这些问题的说明,早在十年前就都已经解释过了,十年来,数以百万计的个案,也在在都证验了十年前所立下来的预测值。

    诗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有的人,不肯听听,也不肯看看,用自己一套成见发表一些观念,质疑,造成影响,几十年不变,有何办法呢?

    如要一一针锋相对,题题破解,是很费力的。因为这些举例而证的东西,是黑格尔所谓“历史的学问”,这厢可举出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也可随便举出一些他自己身边的真实见证,然而对方也依此法而举出相当的反例来,庄子所谓“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每个人都振振有辞,自以为是,何时是个了局呢?

    必也要有黑格尔所说的“理性的知识”才可。所谓理性的知识,就是哲学的,明其原则原理的学问。若依东方的话说,可以说成“智慧的见识”,这时,识见通于生命深层的意义,通于民族与全体人类的前途,真所谓百年大计。如能这样看待教育问题,则无有浮思妄作,也无有意气之争了。

    然而,世上,那有拿得出来,看得见,论得明确,专靠数据的智能呢?

    所以,教育呀,教育!您怎么看,就怎么去做吧!只要不是心存恶意即可,反正世界所需人才多样,怎么教,皆不相妨。

    我在民国八十四年,也就是刚开始推广读经的第二年,就有一篇名为“解消疑难好读经”的文章,连载在通讯第二,三,四期,如今看来,那里论到的问题才更多呢,总合社会上一般人所提出的疑难还不出此篇之外。

    为方便故,转贴于此,凡欲与人讨论读经者,最好先读一读。就知对读经,乃至对整个人生所有的问题,往往不是问题,而只是思考的混乱或辞语的错解而已。要不要教读经,要不要努力教读经,就请世上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自己抉择了!

    解消疑难好读经

    1周前 0条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搜索一个关键词,直达您所关心的教育问题……
(点击底部菜单【本站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