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不能没有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
作者按:我是台湾一个基金会的执行长,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推广“经典教育”。但是,我们对王财贵教授致力推动的儿童读经运动深感忧虑,因为,在号称“百万儿童读经”的量化成绩之下,我们更看到孩子们被当成背书工具,被父母拖着去参加小状元会考。
这些可以说是末节,或说是少数案例,还不是我们忧虑的主要原因,由于两岸体制教育并无衔接“读经教育”的设计,孩子们背诵的东西没有机会深化、发展、催熟,百万儿童读经当中,二、三十年后或有三、五百或数千人可以开花结果,但大多数的孩子却可能一辈子厌恶经典。认为经典“就是那一套不求甚解、威权落伍的老八股”。
我个人非常敬仰蒋庆先生的学养,但蒋庆先生编选的儿童读经教材,也很无奈的表示,必须利用儿童三到六岁的这段时间读完。对此,我不得不表示我的震惊与忧虑。
我在台湾推广经典教育,企图“活化经典”,让经典自然融入学校教育,非常困难,但并非不可为。我发现有部分老师引用论语带儿童的哲学讨论,成效非常好,家长欢迎、孩子也因为“可以跟古人对话”,亲身体会经典的智慧,而充满学习的兴趣。(详正文)
我目前开始努力联系各校热心的老师,希望能透过读书会,老师们自己先补足对经典的理解能力,一方面互相帮助,寻求可确实执行的教学方法。
我以为,经典教育的推动计划,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小学二年级以前可以大量背诵,但小学三年级以后就必须开始讲解。但经典课程如何跟现代知识衔接,或可以据以发展孩子批判现代知识的能力,则必须是我们这一代应当努力的。如果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编选教材,然后丢给孩子背,对不起!中国文化真会毁在我们的手里。
白话文运动之后,这一代中国人跟经典产生了大断裂,这是残酷的事实,面对这个事实,加上现代西方享乐文明的侵袭,整体环境越来越困难。我们在台湾,甚至担心政府会“宁可毁掉中文,全面推动英语教育”。
道阻且长,我认为,若能说服政府当局把经典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并寻求跟现代教育接轨的可能性,那才是长远可行之道。
区区之心,希望各位贤达多指教。
-
邓执行长的烦恼是很有道理,很有深意的。她的理想高,所以她是站在整全的观点来说话。而“求全”,就难免会“责备”。据我所了解,她的话大概可以一言蔽之:既然读经了,为什么不把其它全方位都做好来?
教育本来就是面对着生命而思有以培成之,而生命本身却是一大复杂的而多变的在。所以教育的问题是层出不穷,教育的观点是各形各色。
当然,在构想之初,如果能多方考虑,做一所谓“全方位”的设计,以防有所疏忽,那是最好不过的。
但,我认为,天地间,并无所谓“全方位”的设计,而可以防范所有的问题。纵使真的有了全方位的考虑了,则这种设计可能变成只是一个空洞的理想,而不能落实。
譬如九年一贯,纵使把七大领域,十大能力,几千条细目都规划好了,也很难说全部都照顾到了(如缺了德育,即是大漏洞),而且如此笨重的设计,导致教学老师如果真的要条条照顾,就成为拖不动的重担。
不过,既然教育所教的是生命,生命本身即有它的奥秘之作用,有时,并不见得要条条明白规划,要面面去照顾它。而是有如照顾一棵树,总有有它的根本与末节之别,只要知道树是活的,则照顾了根本,其它就容易了。。
所以,教育问题,不能像数家珍一样,一样一样拿出来数,说,这里少了那样,那里多了那样。
而且,如果是一套教育理论,则应取其大方向认定之。而不能用举例的方式,说,这里有一个成功的特例,那里有一个失败的例外。假如在大方向上,理论本身是一个开放系统,则于其主题之施行过程中,也会带动其它的方面的发展,则对于其外围部份,随时因应引发修正补足之可也。不必因有某些特别的顾虑而反过来怀疑基本的方向。
丁丁说得有一点很对,读经理论并没有反对任何有益的教学,譬如,并不曾因为读文言而反对白话,也不因主张先读本族经典而反对西方,更不因保守传统而放弃现代,所以绝不会因为注重背诵而反对讲解,更不可能因为要孩子多接受经典熏陶而不让孩子走入生活体验。
我所推广的读经,只是一个本末的关切,一个轻重的抉选。
当前,我只能这样做,而且我认为这一件必须先做起来,其它再说,这是我的一种见识,由于这种见识,令我有一种迫切之感。以我的能力,我不能及于其它,但我并没有说这就是一切。
我不曾反对任何加添的教学。但,我认为如果经典熟诵教育可以当作一种“本”,则其它相辅之教学,皆多多益善也,只是希望不要喧宾夺主,买椟还珠就是了。
况且,我是面对一切民众而发的理念,教读经简单易行,先把它做起来。能力大者,自然会添多些好处,能力小者,纵使只是老实读经,也不致于浪费儿童。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立于不败之地的设计。好比王阳明推广良知之教,说是“上中下根,无不接着”。
如果有人指着一些只教读经而没有“活化”的例子,说,这不够。我知道这当然不够,但,又能怎样?当一个老师或家长,没有能力又教读经,又活化经典时,难道不教读经,会更好吗?
当然,如果指着某些能活化成功的例子,而说,这样才好,我也在追求这种境界呀。但须知,这些例子,要用多少其它条件堆积起来?“几家能够”?
如果能有那些条件,谁不愿全包呢?
值得同情的是:现在,我们现在是处于“百废千颓”的情况下推广读经的。能老实读经,其实已经很好了。至于能添多少,活化多少,就看个人能耐了。所以条件好的人家,自然地,家长不会故意让他的孩子只读经,既读经也读课外书,也学一两种乐器,也练武,也习书法,也参加科学营队等等。
但如条件差的人家呢?如有些大陆地区,连米饭都没得吃的地方,连课外书都没得买的地方,连一个有高中程度的人都没有的村庄,则,我绝不会叫他们因为其它条件还没成熟时,先搁下读经。
读经总是“本”呀。
我正是要先把这个本守住,以延文化命脉。如果吾族文化因我的读经推广之不当断绝,那真是罪过重大了。
如果读经了,而也有机会出海看捕鱼,登山观云气,把经典活化深化生活化,我认为是最美好不过的。
但如只出海看捕鱼,登山观云气,而不读经,我认为并不见得比较好。
古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其实是一种夸张的文学语句。其真正的意义并不是表面的说行万里路真的比读万卷书强。而乃是说:“如果读了万卷书以后,能再行万里路就更好了。”
这种两面皆备是最好的,大家也都能赞同。不过,总有个本末。设想:如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呢?本末还未能兼具时呢?看看太史公,杜甫之生平,就可知道了。我不能坚持说只读万卷书的就必能写出如史记和杜诗的名作。但我相信光走万里路,必不可能有任何名作会出来。---看看现在许多“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的采购旅游团,也就知道了。
不过,邓执行长的关切,是很深刻的。她警告读经教学者,不可怠惰地只躲在读经中,而应尽所有能尽的努力,随时让世界充满新鲜的气息与颜色。吾人须谨敬听之
但也不可以烦恼顾忌要求太多,而居然放弃或减少读经。
总之,读经教育,不与任何有意义的教育思想相冲突,且须随时敬听各种善意之建议与批评,而酌情采取之,以充实读经之内涵,以进于完善。
至少对于所有关怀文化之传承及教育之开拓者,皆愿以“暂时相赏莫相违”的心,与之相连相勉。
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