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长大的女孩:光读经,以后我能找到工作?
我今年17岁了,我是小学毕业的。那么,我光读经,以后我能找到工作吗?具体情况再说明一下:
现已能背过论语全部,老子已背到70章了。现在每天能读3小时的样子吧。
-
很好,请继续读。
有关来问,“认真读经后,能不能找到工作”的问题,可以这样用反问的话来回答你:“那你不认真读经,就能找到工作吗?”你想一想,可能就会这样自己回答自己:“无论什么情况,都没有任何保障,一定可以找得到,但读经以后,找到的可能性会增多。又,如果不读经也能找到工作,那么读经也必能找到,而后所找的工作可能比较如意,而且工作起来应该会更负责任,更愉快,升迁的机会也会加大。”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找到工作,问题是什么工作。
记得我有一次演讲,其中讲到如何可以找到工作,此文刊在“读经通讯”第五十期,不知你看过没有?现在为方便起见,把它转贴在这里,希望你从头到尾看一看,我所要给你的答案在后段哦!
并希望你多自己浏览本网其它文章,你对读经和前途的认识会多一点,有些问题就会自己解决了。(2008/03/06)
5个月前 -
引文如下:
《读经通讯》第五十期第一版:
消解疑难好自学
(2006。12。20?第八届“读经在家自学”座谈会讲辞)(节录)
王财贵 (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副教授)
如果了解人类的整个教育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人类最正常的、历史中最常被应用的教育的模式就是在家教育,也就是在家自学。自从两千多年以来,不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还是中国的孔子,甚至耶稣、释迦摩尼……所有的圣者、所有创始教育的人,或是说开始做平民教育的人,统统是用在家教育的方式的。苏格拉底没有开学校不是吗?孔子也没有开学校,苏格拉底的徒弟-柏拉图也没有开学校。不过,到了柏拉图的时候,就比苏格拉底那时聚集的人还多,固定的学生可能也比较多了,但是柏拉图并没有像现在的学校开一定的课程,学生也没有选课、修学分这一套,甚至也不一定要按照时间来上课。柏拉图讲学的时候,常是一面散步、一面讲学,学生就跟着他,一路走一路听、一路问。所以他们往往在庭院中、在马路上讲学,于是,后人给他们一个很浪漫的名称,叫做:逍遥学派。
所以,所谓的教育,本来是可以用各种模式存在的。一直到近三百年前,由西方世界德国普鲁士在1713年至1717年间,颁布教育法令,规定父母有责任送子女到学校接受教育开始─他们认为,如果国民普遍接受教育,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才有由国家办教育的观念。在中国的古代,也由国家办教育,但是国家所办的教育都是比较高级的,所谓国子监、太学,也就是等于现在的中央研究院,是国家人才的储备所。而基础的教育,都是在民间办的。
大约二三十年前,也就是公元一九七0年左右,西方世界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认识,认为学校的教育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培养人才的方式,就开始有一种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的情形,这种“在家自学”流行了二十余年,到了一九九0年,也就是民国八十年的时候,台湾人才开始警觉,有的人也开始了在家教育,当然跟体制产生了冲突。有些人心志比较坚强,不惜跟政府辩论、抗争,其中最努力的首推“人本教育”集团。在人本教育之前也有大的抗争,但是没有影响到体制。所谓大的抗争就是南部地区的锡安山,出于宗教的情怀,他们要完全脱离体制,那抗争是非常激烈的,激烈到政府不敢管他们,他们和政府于是也相安无事。但是,后来的人本教育集团,是循正规的方式去抗争,也就是说,他们去教育部申请、争取了几年以后,到民国八十八年,政府才正式通过在家教育的基本法规,然后就发文到各个县市,请他们在基本条例之下再做一个细则。本来,从民国八十八年开始,每一个县市就应该公布“非学校型态的教育之实施细则”,但一直到现在,还是零零落落的有些县市付之阙如。也就是说,如果你要申请的话,还没有地方去申请。所以,“在家自学”在台湾,民国八十八年之前就有了,是八十八年之后才“合法化”。“合法”就是“合法规”,不是指“合法律”,因为这不是法律,只是个法规。
我们读经界,读经这一个团队,是从民国九十年左右,我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从民国八十三年正式开始推动“读经”这个观念以来,有一些人做得非常认真,这些人发现,让孩子读经读得越多,也就是经文背得越多-其实就是就是花的时间越多-因为你所花下去的读经时间,跟他能够背诵的经文的份量是成正比的-读经读得越多,孩子的进步越大。而且,不只是现在进步,他们相信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也将越大。眼前所确实看到体会到的叫“经验”,只是期盼,要到以后、乃至于随着孩子一生的发展,才能证验的叫“信念”。有些家长在强烈的“经验”跟“信念”之后,开始有了让孩子“大量读经”的想法。
如果一个孩子一面上学,回家以后努力地教读经,一天能够读一个小时已经很好了。有些家长是真的能够教到两个小时,他们都发现:更好。照这样推演下去,读一个小时比半个小时更好,读两个小时比读一个小时好,那我们就想,是不是能再多读一点?四个小时或四个小时以上。不过,我们是不是能这样推:读四个小时比读两个小时好、读八个小时比四个小时好,那我就读十六个小时……我们要推到什么地步呢?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一般的共识是:四个小时到八个小时。但,只要每天四个小时以上,就有一个关键结果产生:“不能再上学了!”
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一定要跳出框架、跳出限制。所谓跳出框架、跳出限制,就是跳出自己的个性、跳出自己的环境,跳出所学、跳出时代,甚至跳出民族、跳出人类……跳出自己的个性大家都知道,可能比较容易;跳出自己的所学,就不大容易了。因为你这一辈子追求这一种专门的学问,你受了这一种专门的训练-比如受了师范学校的训练、你当老师,就很难跳出你这个训练之外-但是我们一定要跳出你的学问、跳出你的学派。然后呢,再跳出你的时代,你在这整个时代中,刚刚说这个是思潮,像浪潮一样,你看那弄潮儿,他必须随着浪潮起伏,你很难跳出浪潮之外……要跳出时代,那就更不容易。不仅要跳出时代、还要跳出民族,比方说西方人要跳出西方民族、西方的传统,那我们中国要跳出整个中国,你才可以看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到最后,要跳出人类,跳出“人”这个“类”。要以天地宇宙之心来思考人生的问题,要以人类整个问题来思考东西文化的问题,要以东西民族来思考我们时代的走向,要以时代的走向来思考我们的学问,我们学问到底是完整不完整?然后要用学问来消化环境影响,融通自己的个性。如果不是这样子思考问题,都是井底之蛙、以管窥天。
在家自学一直发展到最近,整个台湾在家自学的人数,读经界是最多的。虽然读经在家自学发展比较慢,但是他成长得最快,而且每年都有倍数的成长。甚至,假如我们的体制,就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县市政府,他接受申请的心量比较开通的话,那不只是两倍的成长,可能三倍五倍的成长。所以接下去就要谈到我们读经在家自学的困难,希望正要参加的人有一些预备:
首先的困难是:你自己。你自己能不能因了解而生信心。这个了解是完全的了解,而不是道听涂说……千万不要受王某人的“煽动”(众笑)……因为有人这样批评啊!所以要自身先真正的了解,你有这样的理想、愿望。所谓发大心、立大愿。发大心、立大愿不能随便的啊,你一定要真正的明白,才能有深切的感受,你才能无畏的发心、立愿,这是第一道难关。
但第一道难关之后又有第二道难关-越来越困难的-就是你的家庭。然后接下去是你的亲戚,再来连朋友邻居都管,总加起来,这一关叫是“亲朋好友”关。因为“在家自学”是一种比较新的想法-其实刚才说,这不是新的想法,这是几千年来最古老的想法。但是没有跳出时代浪潮的人,就会“少见多怪”,所以你要有预备,会有很多亲戚朋友不赞同的。那请问你怎么办?这个问题,你也可以要求我或“全球读经教育基金会”来协助你,但是,很重要而直接有效的,是你自己要去努力。因为主战场在你这里,我们只是一个预备、一个后勤部队。那你怎么办呢?其实也没妙方,道路只有一条,就是,尽量去“说服”!你用什么方法说服?方法很多啊,就凭你的观念、用一些数据,观念愈明白愈好,数据愈多愈好……说服的方式,有些人比较温和、有方法、慢慢来;有些人就比较激烈……
亲戚朋友都赞成以后,第三关,就接触到社会问题了,尤其是小学以到初中阶段,你要去向“百年体制”提出申请。因为刚才说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国家就规定为国民的义务,如果你不上学,必须通过申请,这里就更复杂啦!个人的,是简单的;遇到亲戚朋友,状况就多些了;遇到体制、从学校到各县市政府,要一关一关的打通,诸种状况都落在别人手里,不是你能掌握得了的了。
首先你要详阅所在县市教育局的法规,在网站上取得申请的表格,填写得愈详尽愈好,当然,据说最好将大部份的“读经”意愿和课程隐藏起来,也就是不要老实写着一天要四五六七九个小时读经,而是多写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也就是他们认为比较安全的东西。譬如注重多元智能啦,多用社会资源啦,配合九年一贯啦,一类的,才不会被挑剔。
学校接受了你的申请,首先要经过老师,然后由主任、校长们初审,有时初审就给你打回票,或要求改写。当然,有的是恶意的,嫌你找他麻烦;有的是善意的,想让你将来好通过。好不容易初审通过了,再报上去。到县市教育局,各县市的规范又不一样,还有,各县市会请一些评审委员,这些专家学者的见解是最分歧的。你如果运气不好,遇到不好申请的地方,那你就……认命吧!(众笑)假如你所在的学校太严苛,我们就打听,你的亲戚朋友所在的地方,有没有比较宽松的学校,把孩子的户籍移过去。
如果依法苦苦申请,最后还是不通过呢?其次的办法就是“请假”,一个星期请五天假,也就是长期请假。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学生有“特殊情况”才会请长假,譬如生大病,身心障碍,或者对学校生活极度不适应。这种学生,学校是欢迎他请长假,以免困扰教学的。但,一个“正常的”甚至是“优秀的”学生,而要请长假,这对学校来说,是很陌生的事。其实,一个想要“在家自学”的孩子,学校若把他看成“极度不适应学校生活”,岂不也一样?但,因为事出“突然”,校方往往不敢承担“风险”。因为学校怕会有“责任”,我纵使教家长写切结书,学校依然不敢“放手”,有些学校会引用“不得请假三分之一以上,否则退学”的规定来吓唬家长,其实这是高中以上学校的校规,因为初中以下的“义务教育”没有所谓“退学”这一回事。又有些校长恐吓要将学生当作“中辍生”来办理,殊不知“中辍”的意思是“无故不到校”,而家长已经给出假条,学生行踪俱在,怎么可以等同“中辍”?况且,现在真正的中辍生不在少数,学校及政府也没有真正处理妥善,却一直盯着这些“关怀教育”“委曲求全”的家长,而不放过这些“奋发好学”“立志上进”的学生,不知是何道理?
这时,我劝家长们应该要体谅这些校长主任办学的“辛苦”,不要叫他们“负责”了,要自己负起责任来,“一劳永逸”,“息事宁人”-放下它,放下你对“学籍”的迷恋!
低度的放下就是申请休学,就是我的孩子暂时不上学,有些学校是很严格的:“你为什么要休学?”问出一个把柄。你说他的身体不好,“医生证明在哪里?”越问越麻烦。其实,假如比较不客气,或是勇敢一点,你就问他:“你管这么多做什么?”确实,他不需要管的,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学校老师可以判断这个父母是不是发疯了?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假如不是的话,他应该信任父母,这个孩子需要休学。不过大部分都会很利落地答应休学,所以休学是很容易的。但休学有一个缺点,即“复学”时,按道理说,是要从所休的那年接起来,所以,休学一两年,可能就要延缓一两年,造成教学和生活适应的困扰。
所以我建议用更加的“激烈”,其实是更加“简捷”更加“干脆”的方式。就是……不大好意思在这里讲(众笑),但是我们都是自己人,所以没有关系!就是,你可以“放弃”学籍。如何“放弃”?通常,如果是我们在这个国家生活不下去,有个最简捷的办法,叫做“移民”。当然啦!“移民”也不大容易,尤其是没有钱没有地位的人更是大不容易,这种困难,孟子称为“贫贱不能移”(众笑,哄堂)。那你可以转个话头,“说”要出国,我再讲一遍:你是“说”要出国。如果“贫贱”真的“不能移”,但贫贱也能“说”要移。于是就去办理“退学”。
你的认识如果能这么明白,决心如果有这么坚强,能够真正负起家长应有的责任,那就没有任何老师、没有任何主任、没有任何校长、没有任何审查委员可以刁难你了,因为你连这个学籍都不要了。所以大家只是记挂着这个学籍怎么办怎么办,你就是“有所求”,就是“妄想”,想讨便宜,把责任推给学校,你就会有很多烦恼,而且不只是你的烦恼,你的亲戚朋友也一起烦恼。人生的烦恼都来自于“妄想”“有求”。
这样子,学籍虽说放弃了。但是不是就完全脱离了呢?如果我们以后还想和体制接轨(因为所谓“体制”学校,其实就是人民给钱办的,“接轨”是人民的权利),怎么办呢?刚才讲过,我们的学籍是这样算的,只要在义务教育的年龄之内,那一天你想去复学,复学是不会留级的,因为义务教育是不留级的。学校就会按照那岁数应有的年段来排年级,不是按照以前退学的年级接起来。就算功课跟不上,每科都考零分,他也会让你升级、也会让你毕业。所以,休学两年再去入学,比方说你二年级休学,再过两年,他不会叫你上二年级,因为这会造成学校跟老师跟同学的困扰。我们的国家一年花费在一个小学生身上有八万、九万,国家也没有那么多钱让你多读几年,因此,义务教育,不要怕被耽误。大家如果了解这些道理,就不会接轨的紧张了。
我听过一个抗拒压力的好方法,最近听的,这是李传梁先生跟我说的,(他可能等一下也会讲,这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的孩子在家自学,已经很多年了。起初,许多朋友都会好心地劝他:“你怎么这么大胆,不让你的孩子上学?”他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时时感到困扰,乃至不喜欢带孩子出门,以避免四邻的眼光。以李传梁对读经认识的“功力”,虽然他可以不理会,也可以顶抗得住,甚至可以说是穿透了,但遇到这种质疑,只能笑笑,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天灵感一来,人家又说:“你怎么那么大胆,不让你的孩子上学?”他就反问:“你怎么那么大胆,还敢让你的孩子上学?”(众笑)从此以后,就没有人再敢问他这个问题了。
但这种完全的放下是困难的,所以我们也不必要求每一个人都这样。我们可以考虑自学几年后就回到体制,越早回归,担忧就愈少。你在小学进入体制,一二年级在家自学、五六年级进入体制,那这个无所谓,到了初中才进入体制,你会担忧一下。但现在告诉你,这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到了高中,到了大学,想要进入体制,就要参加考试,考试要有毕业证书。每一年七八月,各国都有十三岁、十二岁、甚至十岁的孩子考上大学,举国欢腾、媒体争相报导。什么意思?因为他们没有学历限制。大陆教育部在三年前也明令规定,只要是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六十五岁以下,都可以报考高中、大学联考-三岁也可以考大学,只要你缴报名费,只要你有把握考上。各位!如果我们中华民国、我们台湾也能取消报考学历限制,你就不用烦恼我们的孩子怎么考高中大学了,对不对?那我们现在正在朝这方面努力。各位,入学法规这样改好不好?(众答:好)交给我们基金会去努力!(众鼓掌)
在这个法规还没改革以前,也没有关系,假如你在海外,有很多地方、用很多方法,可以取得初中、高中的学历。在台湾,我发现也有一条路:去读“空中大学”。早上,我印给大家一份“空中大学”的简介,看了这些大概就可以了解了。它是免试入学的,十八岁就可以申请试读,开始修学分,等到二十岁才算是正式的学生,而试读时所修的学分都算在内,所以成为正式学生之后,两年就可以毕业,加起来也是四年,也是二十二岁和一般大学毕业年龄一样。空中大学是国立的大学,空中大学真的有课程,真的有考试、真的有学位,这个学位完全等同一般学士学位,可以作报考研究所之用。
假如有人认为“空中大学”名声不好,而且想要过过大学的生活,可以在空中大学一年内修满三十几个学分,插班到一般大学二年级;或在空中大学修满七十几个学分,插班大学三年级,进入普通的大学,只要你的程度真的好,想去那里就可以去那里。但是,我告诉各位,假如这个孩子从小读经在家自学,读到那个时候,要插班是没有困难的。假如连这样的插考都插不上去,那我们以后也不敢再推广什么读经在家自学了。
最后,再讲到前途问题。前途,所谓的前途,一般人的观念,只不过是进入社会找到“谋生”的“工作”。如果从头到尾,都没有学历,难道就饿死了吗?一般人都直觉地以为学位高,就等同于成就高,其实这是很幼稚的思想。有人这样说:“学位证书只是第一份工作的敲门砖。”这样讲,我以为比较切合实际。现在,最看重学历的,是政府机构。全世界的私人机构,都已经渐渐地打破了学位的迷思,他们是以能力为标准、而不是以学历为标准的。纵使他还要看看学位,也只是初次谋面,没有任何凭借时,只好拿学位来看一看。但当进入到这个团体以后,愈久,大家是愈看你的能力,看你的德行,不是看你的学位,对不对?我常设问:“假如是你当老板,你是要看重学位呢?还是要看重品德跟能力?”这样自己问一问,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当今日本的邮务大臣叫圣田美智的人,一个女性,政界呼声很高,据说她很有可能当上第一个女总理,因为全国百姓很敬重她。圣田美智她怎么成功的?有一个故事:
她读大学的时候,暑假去打工,在一个大饭店里做扫厕所的清洁工作,为了学费,每天忍受着这份卑贱的工作,本来两个月的合约,不到一个月就做不下去了。辞职前,去和同事道别,刚好看到一个老妇人把厕所打扫好了,从马桶里面舀一杓水喝掉。她很惊讶:“你怎么喝这个水?”“我要看看是不是扫干净了。”她大为感动!她决定:“好!我要留下来!”留到两个月满,要离开的时候,跟老板说,我要做一埸扫厕所的表演,老板把干部都找来看。她很仔细地把厕所洗刷完了,从马桶咬了一勺水,当场喝下去,全体都受到很大的震撼。老板当场就问:“你是哪个学校的,把名字留下来,将来你毕业了,到我这里来,我第一个用妳。”从此,他的工作就一帆风顺,他到现在已经当了中央政府的大臣了,他到处演讲时,都鼓励一个人要尽责任,安慰人不要自暴自弃,她说:“我是扫厕所出来的”。全国百姓并没有因为她曾经扫过厕所,就看不起她,反而是更尊重她。
各位,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去扫厕所吗?假如愿意的话,你的孩子会是有前途的……。(泣,不成声)
人生是很艰难的,但是人生也是很容易的。只要你肯过艰难的生活,那生活就会是很容易的。我走遍大江南北,看尽历史人物,我不会害你的,有关于前途的问题,我们只看这个孩子是不是有德行、是不是有才华。总之,是不是个“人才”!
有关其它教学操作之细节,请参考基金会所发送的各种信息,最好是上网,两三年下来,“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上已经累积了将近一千页的资料,至少在家自学有几百页可以让你浏览。分享经验,互相勉励,大家相约成为一个快乐的在家自学团体。今天我们也邀请了几位在家自学的“前辈”,有的是在家里由父母自己教,有的是在读经学园学的,有的是在学校里当老师,来做心得分享。今天我讲得太多了,暂且报告到这里,下午还有综合座谈。
谢谢各位!(众鼓掌)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