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材的注音会不会影响孩子认字?

善问者 识字写字 87

天津清羽:

马来西亚的林老师曾从教自己孩子身上发现一个问题,我也发现确实有些岁数稍大学过拼音的孩子有这个问题,希望有家长要注意。因为一般经典教材都会注明拼音,往往有些老师也先教会孩子认识拼音,结果过一阵子发觉孩子认字很快,当然高兴,没想到其实他们不是读经典原文,而是读的拼音,这点一定需要大家教学时注意,小的孩子要注意大些的更要注意,所以在下也认为拼音不可以先教是个重点呢。

回复

共1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善问者的头像
    善问者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评论

    思想的筛子:

    让孩子在不会拼音的情况下学习汉字,确实是比较牢固的。我们这里的四岁的小孩学习一年,可以看报纸了(当然也还有很多字要提醒),可见识字是很容易的。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善问者的头像
    善问者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评论

    瓜妈:

    http://www。mychineseschool。com/school/articles/hanyupinyin。html

    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里是否被过份强调了﹖

    这篇文章里有深入的探讨﹐虽然题目是针对海外华人﹐其实适用于一般的中文教学。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denny:

    目前的儿童教材中,绝大部分都是大字注音版,大字很好,一是便于阅读,幼儿眼睛不累,二是大字的结构清晰,便于识别。但是我认为注音值得探讨。

    古时文字没有拼音,拼音是近代的产物。拼音与文字本身没有关系,它没有文字的内涵。纯粹是为了读音认字而设。

    儿童识字最好记忆字本身的结构形状,文字上的注音反而会起到一种干扰作用。因为看拼音可能会分散他对文字本身的注意力,从而增加记忆难度。一个字在不同的环境可能有不同的发音,儿童完全可以在整个句子或词组中去记忆。拼音其实是给大人看的。一般的大人读古文没有注音就很困难。

    古人有智能创造文字,为何不创造用来标注读音的拼音呢?相信古人自有其道理。文字代代相传,字形靠图记载(视觉),读音靠音(听觉)承传。延绵千年,作为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字,从未中断。

    所以,我认为幼儿识字勿教勿看拼音。拼音是文字的多余品。我提议儿童教材采用大字无注音版。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可名妈妈:

    是的,这个问题值得注意。

    我的孩子在四岁前一直就是用的我自己电脑打出来的“经典”,识字就是“真”识字,过硬!最近读的我买了带拼音的’ 经典丛书”,他完全自学,我发现他就是看的拼音,有些生字 ,我盖着拼音他就不会认,得看拼音,这就是人本能的依赖和惰性。当然他以前就识字量比较大。都是直接看的汉字。

    到现在我从来没有教他拼音,但庆幸的是他由于会识字,看着下面的汉字就着就学会了拼音。现在他说:妈妈,你捂着字,我读拼音!还会打电脑了(拼音)。

    所以,经验告诉我:“经典读物”最好不要拼音版,直接汉字,对提高孩子识字能力绝对是大有裨益的 。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善问者的头像
    善问者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评论

    天津清羽:

    我想这个注音原意还是为了标准成人教学时方便不要读错音,这个也有重要的一面,呵呵谁让我们底子差呢,万一教错了也确实不大好,以后渐渐注音会消失的,需要过程吧,有把握的最好还是用不注拼音的版本,或者大大的字小小的拼音呵呵。现在通用的经典教材中加注拼音也没错,我提醒的本意就是希望家长们注意注意就是了,我们那里现在也用的武汉大方注音版本教材,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幼儿根本也不知道上面那些圈圈勾勾的什么东西:),叫他们指着大字念他们习惯了自然也不会注意拼音了,这个关键开始全在教的人身上。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可名妈妈:

    您说的肺腑之言呀,应该也是自己的切身体会。拼音版确实有效避免了大人自己“教错”的尴尬。“恶”读e还是wu ,“好”读三声还是四声,尤其是那么多假借字,实在惭愧自己底子薄的可怜,反复琢磨对照白话译文,慎之而慎定夺了一个读音,最终发现还是难逃贻笑大方的错误,我就范过这个毛病,所以才买的拼音版,与其供孩子看,不如给自己行的方便。

    对于没有学过拼音的小孩,多了上面的一行拼音可能不会有什么大影响。(但就训练专注功夫来说还是不要拼音为佳。)期待纯汉字版经典的诞生,方便大家各取所需,各为所用。

    现在我用的 绍南文化的文本,由于孩子先直接学的汉字版,再看拼音版,居然不教而会了拼音,是让我始料不及的,窃以为喜……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经验吧!姑且如此理解,故与大家分享交流。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善问者的头像
    善问者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评论

    天津清羽:

    是啊是啊,您说的“由于孩子先直接学的汉字版,再看拼音版,居然不教而会了拼音”,这个现象我还没有遇到,值得注意注意。按道理上说也应行的通,拼音最初是翻译佛学经典的和尚为了方便翻译佛典,利用音韵反切等原理创造的,尤其中国的拼音还特别好记,和英语等语言的字符音标等还不一样。以后有机会我也需要试试看看他们是不是都能不教而会。估计单个发音还是需要略微辅导的。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风信子:

    前些时候也和朋友谈过这个问题,希望可以让孩子用大字无注音的读本,就和古人上千年来读的那样。想必其中也有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道理。

    配拐杖(注音)的暂作为教师用书(确实如大家所言,这也是底子薄,没法子)。

    鉴于大陆的现状,前段时间在一些大德的帮助下,我们引进了台湾竖排正体带注音符号的读经本。有一些私塾班和爱好者陆续在采用。

    如果是不带注音的版本(或者就拿古善本来影印),目前接受的人会更少吗?

    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开印的。我有朋友在流通处,印倒是不难。由他们印会很便宜(而且目前的推广中心也不可能经手这样的书)。

    我自己是很希望大家可以多一种选择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晴玲:

    看到大家讨论得如此热烈(却未见台湾的读经朋友发声)

    我也提供个人接收到的信息吧

    的确正如楼上诸位朋友所言

    至少有两位带领小朋友读经多年的妈妈告诉我

    千万千万不要急着教小孩注音符号

    因为学会拼音之后

    反而会拖累原本识字的速度

    更奇怪的是(因为都只是观察得来的发现,没有什么”科学研究”的数据可供左证)

    依赖注音符号来读经的小朋友

    连背诵的情况都明显较差

     

    原因不明

    所以,何时需要学拼音呢?

    我个人集合各家的建议之后认为,

    等到孩子需要”写字”时,再学也不迟!

    一般而言,上学的小孩大概是小一就会在学校接触到注音符号;

    如果是在家自学的话,就看孩子何时要开始写作文

    再教他们拼音系统

    帮助写出句子里还写不出来的生字吧!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瓜妈:

    的确是﹗我家小瓜在开始读经之时﹐学了一些注音﹐(不很熟练。)瓜妹完全不会。现在瓜妹认字背诵的情形都比哥哥好。

    我打算在瓜妹能确实会认2000-2500个汉字后﹐再开始慢慢教她注音﹐作为阅读时的辅助。

    在美国学中文的小孩子﹐依赖/汉语拼音的情况特别严重。很多人上了多年的中文学校﹐去掉了注音根本认不了几个字﹐父母师长还以孩子学了注音就能自己念中文书而沾沾自喜﹐其实起的完全是反效果。

    3个月前 0条评论
  • 好学者的头像
    好学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评论

    可名妈妈

    以上说的都是同感,甚至是自己总结的实践经验。看来出版无拼音经典读物是众望所趋啊!确实带拼音的读物是拖识字能力的后退。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像大陆这边还需要将所有经典的“繁体本”印制出来就更完善了。

    比如我自己,小的时候因为我父亲经常看一些古籍、小说,都是繁体字,他也没有教我,学校也没有教,自己也没有刻意学,到如今自己大了,脑子里就会有儿时记忆,见怪不怪,基本都能识得,而且对书法各种文体都心领神会,我同事多少大学、 博士,居然看不懂香港报纸——原因是“繁体字不认识”!

    所以为了下一代,为了掌握传统文化精髓,怎能不会繁体字???

    以上问题相关出版社一定应该引起思索和关注。

    3个月前 0条评论
  • 王财贵的头像
    王财贵
    王财贵,字季谦,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文礼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掌牧民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学会通中西文化,五十年体证接续儒家道统。继承并传续阳明“心学”,提出“格物致知”新解。以一元带动多元, 提出“全盘化西”。以孔孟理想、康德哲学及天台判教为宗,以高度的智慧,阐明教育之一目的三原则,构建圆融无碍的儿童读经教育。
    评论

    看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反应,有多种层次。庄子秋水篇第一个有名的故事,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识字,即能阅读,即能自我吸收知识,尚友古人。而识字是愈早愈好,最少在两足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很强的识字能力了,早识字,早阅读,是养成一生好学的重要关键。所以识字是教育的重要工程。

    有些热心教育人士,也明见当前体制中识字教育太笨拙,花太多时间,又到六岁以上才慢慢识字,严重耽误了阅读能力的养成期。所以编出识字的教材,专心做识字教育,成效也相当良好。

    虽然对别的教育来说,识字真是了不起的大工作。但说实了,识字是人类的天性,很容易达到水平的。在读经的教育中,识字只是读经的附属效能之一,在自然情况下,毫不费力的就完成了识字的教育,它是不必太在意的事。

    (所以,只此识字一效能,就值得吾人大力推广读经了。)

    依以上的论点,有关在本主题中讨论到的注音会不会影响识字的问题,在别的教育中,很好的议题,值得讨论。但我想,其它的人去关心识字问题即可,读经人是不必如此关心的。

    (读经太厉害了,遇弱则弱,遇强则强。到最后,强弱一起通吃通能。)

    如果孩子已开始读经了,则请勿在识字上太过用心烦恼。如把识字的时间拉长看,不在于一个字两个字,一个月两个月看。则虽然一时习惯于看注音读经,其实,再过一阵子,几个月,会背一万字以上了,他也会渐渐摆脱注音,而识字了,或者那时要教识字,也容易了。尤其对于一个还小(没满六岁或没满四岁)的孩子,不要急的。

    最重要的是,多读多背。识字不识字是不重要的。它将来是一定能了,是很简单的,自然中就会了。费心烦恼他会不会识字,倒不如费心烦恼他背了多少经文。

    该急的要急,不该急的不要急呀!

    又,有繁简字的问题,亦是如此看。在一般的文化立场,我是极力赞成繁体的。但,在读经的立场,经典意义是重要的,文字又是次要的了。如用简体字而深入经藏,亦比用繁体字而破坏文化好。所以读经,能将几部经典背下来,解进去,是首要的。尤其在大陆文化政策还没清明开朗以前,我不敢冒然鼓励出繁体版。还好,现在民间流通,政府已经不当罪犯处置了。此即是可歌可泣之“德政”矣。

    等文化政策开放了,我们自然会有选择鼓励的。若冒然行事,恐有全盘皆灭之虞,因为历史教训,令人太可怕了。

    我不赞成简体的理由,除了一般人所说的外,还有有两条是最深的:简体字太丑了,又像外国文字,我受不了。我爱美,我爱中国!(2006/05/28 09:08pm)

    3个月前 0条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公益】欢迎加入儿童读经家长共学群……
(加小乐老师微信号: lexi-xiao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