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善问者 宣导办学 67

2005年合肥小筛子经典诵读书屋教学随笔……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王财贵的头像
    王财贵
    王财贵,字季谦,祖籍福建,1949年生于台湾。文礼书院院长,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当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师承掌牧民先生与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学会通中西文化,五十年体证接续儒家道统。继承并传续阳明“心学”,提出“格物致知”新解。以一元带动多元, 提出“全盘化西”。以孔孟理想、康德哲学及天台判教为宗,以高度的智慧,阐明教育之一目的三原则,构建圆融无碍的儿童读经教育。
    评论

    人或许都有这么一种情怀。

    说好听,是“悲天悯人”,希望世界更完美,美善则悦乐,丑恶则忧患;说不好听,是“自欺欺人”,专好报喜不报忧,有好消息,则沾沾而喜,有坏消息,常忧悲苦恼,不可终日。

    听到大筛子在今日日记上说“顺利”,说“好运”,说“心情好”。我们也跟着快乐起来。而前天,在另一个主题中,大筛子说,老婆情绪低落,甚至疑及读经教学之意义,我们也就跟着愁思满腔。大筛子一家随事有悲喜,而吾人随之亦有悲喜。

    注意了!我要在此点上,说,我们应该锻炼出另一种心态,——但这种心态是“难能”的,所以不勉强人人都做到,只愿能者从之。不过,这种心态又是“可贵”的,所以勉励大家都能勉强为之,使生命有所向上一机。

    其实,这也是经典中的智慧,也是我一向引为的自勉的所在,其境界虽不甚高,但已是“入道之门”了。

    那就是庄子逍遥游中最初步的境界——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世事多变,或顺或否,如以顺利而喜,不顺而悲。因世变无常,心之悲喜亦无常。则何有于“志气”,何有于“定静”?

    故唯观己心,心定,则外物之起落不能移我。逆固不足悲,即顺亦不足喜也。甚者,须先是顺而不喜,方能逆来不忧也。

    问如何定心?大学不云乎,“知止而后有定”。止于何处而可以定?止于文化之传承,本乎一心之诚意,则可以定矣。

    问如何诚意?论语不云乎,“古之学者为己”。反省我之行事,真为己而行,则意诚而心可定矣。

    如此,则一时之顺心,举世之称誉,于我何有哉?一时之逆意,举世之诽责,亦于我何有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文正既言之矣。

    菜根谭云:“世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方有万变不穷之妙用”者,亦此意也。

    然而,我说这些,并不是教大筛子夫妇俩以后有不愉快,不可以说出来。如果我是此意,则我乃是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小人了。而大筛子要说话前都要考虑别人是否喜欢听,他们也变世俗了。

     

    我既喜欢有“义”,但亦喜欢“有情”的人,有“情绪”是正常的。如因有一个“模范”压着,而抺灭了“真情”“实感”,则“得不偿失”矣。

    总之,“情”与“理”是俱在的,而人生之境界是慢慢调理的。最重要的是:读经的朋友,永远是互相支持的。所以,有顺心悦乐之事,请说给大家;有违心忧烦之情,亦说给大家。只是,喜,不可以得意忘形;忧,不可以玉石俱焚。则自自然然,诚诚恳恳,坦然明白,畅快直捷,以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如而来,如如而去,黄河九曲,终入于海。此又是另一层次之“定心”也。

    (2005/06/21 00:44am)

    3个月前 0条评论
扫码关注
扫码关注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公益】欢迎加入儿童读经家长共学群……
(加小乐老师微信号: lexi-xiaole )